祥龙跃海辞旧岁 金蛇纳福启新程 乌江2024年总结表彰大会暨迎春文艺汇演 在“福地”涪陵激情启幕 全国各地的乌江人远赴千里 共赴一场团圆 “一榨到底”知识竞赛 各部门派出脑力达人踊跃参赛 从专业到常识 从技术参数到诗词歌赋 一轮轮智慧碰撞 一次次火热比拼 群雄争霸 竞争激烈 敲响春天的战鼓 吹响“向新”的集结号 乌江人踏着红毯 齐心共进 向前奔跑 写下对自己的新年祝福 收获一份小小的幸福 回顾2024 我们奋力拼搏 不断超越自我 展望2025 我们向心而聚 向新而行 迎春文艺汇演 福宝萌娃欢乐开场 歌舞、小品、游戏轮番登场 电音DJ激昂澎湃 台上舞动青春 歌颂美好 台下开怀欢笑 尽情释放 新春有福利 好礼送不停 激动人心的抽奖 幸运大奖花落谁家 岁末常欢喜 今朝多胜意 乌江2024年总结表彰大会暨迎春文艺汇演圆满落幕 蛇年启新 宏图大展 祝乌江人新的一年——蛇舞虺虺, 前程螣螣,生活蠖蠖,事业蟠蟠,巳巳如意!...
祥龙跃海辞旧岁 金蛇纳福启新程 乌江2024年总结表彰大会暨迎春文艺汇演 在“福地”涪陵激情启幕 全国各地的乌江人远赴千...
1月4日-5日,涪陵榨菜集团2025年全球经销商大会在“世界榨菜之乡”——重庆·涪陵举行。大会作为第七届重庆·涪陵榨菜产...
近日,我公司新村乡榨菜基地刘祖彬厂长发明的榨菜新式风脱水方法引起了涪陵地区有关部门专家和舆论界的注意,此新式风脱水方法被有关专家称之为“网挂式风 脱水”。 网挂式风脱水摈弃了传统的以竹蔑或者塑胶丝穿串青菜头的方法,而代之以用尼龙绳编制的长条形网兜装载,再进行风脱水。别看这只是小小的一处创新,但其用处 却很大。用新的网挂式方法进行风脱水,不但避免了传统方式中因穿孔而造成的青菜头组织结构损伤,保持了青菜头结构的完整性,而且在卫生性和菜头利用率方面 也得到很大的改进。因为以传统的竹蔑穿孔后,在青菜头上必然会遗留一些泥土、蔑丝等杂质,而且因为青菜头的组织受损,还很容易造成其内部发软腐烂,形成糖 芯菜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清理起来极为麻烦,也给产品销售及出口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然而用这种创新的网挂式风脱水,则完全规避了这些问题,从而节约了成 本、保证了原料的品质。 同时这一方式也为我公司生产高品质的榨菜产品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高品质的产品必然要有高品质的原料,但是传统风脱水方式却很难满足 我公司最新的生产需求,这一发明解决了问题。 在考察了我公司创新的网挂式风脱水方法后,在场的专家和媒体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涪陵区榨菜办张主任当场表态说:“这一新的风脱水方法很好,以后将在涪陵区 进行推广,相信将会给推动我区榨菜种植和库区农业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榨菜集团做了好事。” 同行考察的涪陵区电视台和巴渝都市报人员也表示,将会大力宣传我公司的这一风脱水创新方式,认为榨菜集团这种积极创新、发扬传统工艺的企业,是真正干实 事,是全区人民喜闻乐见的企业。
(新疆办事处:李晓杰) 岁末年初,各项总结及来年计划工作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公司驻乌鲁木齐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一大早就顶着刺骨的寒风来到办公室,计划安排新一天的工作。 将近10:00(新疆时间8:00),平日里早早来到办公室的徐宝红今日却迟迟未到。会不会是路上出了什么事?望着窗外飘飞的大雪,同事们都很替她担心。 终于,办公室的门开了,一股清冽的寒风裹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不等大家开口,小徐搓着被冻的通红的手说“我上班时捡到了一张新疆澳力通公司 的支票,有五万多元。我在那等了半个多小时也没见有人来找,你们谁知道这个公司,快把支票送给人家,失主现在一定很着急。”大家这才明白了她今天来这么晚 的原因,可竟没人知道这个“澳力通”是个什么样的公司。有人提议通过“114”查询到了这个公司的电话,打了几次却始终无人接听。由于这几天都比较忙,这 件事淡出了大家的视线。 事隔不久,乌鲁木齐市澳力通商贸有限公司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落在了办事处刘主任的案头。 在信中,澳力通有限公司副总朱三岩代表公司,对徐宝红拾得并历经 波折将支票还给他们给予了由衷的感谢。大家这才记起了这张支票,记起了不久前那一个被寒风裹着的身影,都纷纷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她只是腼腆的一笑。有谁 知道她为了将这张支票归还失主经历了多少波折,而她的工作并未落下。要知道,在乌鲁木齐这样一个大都市里面找一个这样不为人知的小公司是何等的不易。 徐宝红的事,给我最大的还是感动。五万多元的现金支票,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就可轻松取走。面对着一笔从天而降的巨款,有几个人不会为之动心,徐宝红却没有。 她的家并不富裕,可以用挺不容易来形容她的生活。公公常年卧病在床,丈夫也因要照顾病人不能到外从事工作,儿子只有六岁。一家人日常开支全靠她的工资和婆 婆微薄的退休金支撑。这五万元对她来说,可以做多少事,可以解多少燃眉之急呀!可她没有占为己有,也没有交与有关部门了事。她用她的执着爱心和热情寻找失 主。就像她对工作,那样一如既往的执着和勤奋。 作为一名销售人员,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良好的业务素质,专业的业务知识,执着的业务精神,过硬的业务能力。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心正则身正, 身正才能更好的取信于人。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取得客户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徐宝红用她的行动给我们诠释了一颗善良质朴的心,一种高贵的品质。相信她的业绩 一直突出,她的客户一直稳固与她有着这样一颗心是分不开的。 徐宝红用她的善良,用她的纯朴感动这我,感动着她身边的人,感动着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她的这种善良影响着她周围的人,激励着大家更加努力,更加认真的去 面对人生的挑战,去踏实努力的工作。
编者按: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长期以来,涪陵榨菜酱油由于“名分”未定,一直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给榨菜酱油的生产和销售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可喜的是, 在重庆市政府有关部门、涪陵区政府的关怀下,在涪陵榨菜集团领导班子的努力争取下,在社会各界舆论支持下,这一长久困扰榨菜酱油的难题终于出现了解决的曙 光。 因原料生产工艺不符合国家标准不能以“酱油”之名销售 涪陵榨菜酱油陷入困境 有关人士呼吁指定相关技术标准,拯救这一百年产业 本报讯(记者 周雨)日前,记者从涪陵获悉,因所用原料与生产工艺不符合国家现有标准,该区已有100多年历史的榨菜酱油不能以“酱油”名义对外销售,从而陷入困境,涪 陵榨菜集团投资400万元建起的榨菜酱油生产线基本处于停产状态。 涪陵生产榨菜酱油已有100多年历史。 在该区榨菜处于作坊式生产时期,许多厂家将榨菜腌渍液熬制成酱油,作为调味品,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独特的香气和风 味,深受当地群众青睐。 几年前,该区榨菜企业用现代化流水线代替了作坊式生产工艺,而榨菜酱油的传统熬制方法难以适应规模化生产要求。于是,大型榨菜生产企业便放弃酱油制作,将 榨菜腌渍液直接作为污水排放。据介绍,该区每年排放的200多万吨榨菜腌渍液成了危害三峡库区水质的污染源之一。 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区鼓励榨菜生产企业实施技术攻关,对榨菜腌渍液实施循环再利用。经过数年努力,涪陵榨菜集团等一批榨菜生产企业相继解决了榨菜酱油的现 代化生产工艺问题。2003年,涪陵榨菜集团投资400万元,建起了榨菜酱油生产线,设计年生产能力达1万吨。 该集团将生产出来的榨菜酱油送往相关权威机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相关酱油比用大豆、小麦酿造的传统酱油风味更佳。 然而,让该集团始料未及的是,早在2000年,国家就制定了酱油标准。标准规定,酱油必须采用大豆、小麦、麦麸为酿造原料。于是,他们用蔬菜作原料生产出 来的榨菜酱油不能以“酱油”的名义进行销售。 目前,该区生产的榨菜酱油只能以“榨菜调味品”的名义在本地销售,一年的销售量只有1000多吨,榨菜腌渍液的利用率不足1%。其中涪陵榨菜集团一年只能 生产数百吨,其榨菜酱油生产线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涪陵榨菜集团负责人说,涪陵榨菜酱油已有上百年历史,若不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它将失去生存空间,这不仅使这一地方特产遭受打击,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若 榨菜酱油获得生产许可,每年不仅能减少200万吨盐水对三峡库区的污染,还可节约数十万吨食盐和大豆、小麦等粮食。 因为原料和生产工艺与国家标准不符,已经有百余年历史的涪陵榨菜酱油突遇到“名分”危机,部分生产企业陷入开工不足的窘境甚至濒临停产。 在本报的鼓与呼之下,经市质监局上京陈情极力争取,涪陵榨菜酱油的命运终于峰回路转。日前,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作为决定,近期将派专家来渝,就涪陵杂和菜酱 油是否能够继续称为榨菜酱油、是否有必要另立“国标”进行可行性论证—— 一滴腌菜水 折射执政观 “要采取‘两条腿’走路。不管是蔬菜酱油的路,还是走榨菜酱油的路,都是挑战国家标准权威、改变酱油标准的定义、改写中国酱油历史的壮举。这既是一条艰难 曲折、攻克难关之路,也是一条意义深远,贡献巨大之路……”去年12月25日,在市质监局召开的帮扶涪陵榨菜酱油专题工作会议上,局长张宗清如是说。 短短一席话,道出了该局在“执政为名、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中为榨菜酱油“正名”的决心和信心。受益的,将是库区传统产业和库区经济发展。 缘 起 榨菜酱油,是由生产榨菜所剩的腌渍液熬制而成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酱油。在盛产榨菜的涪陵,这种酱油已存在了百余年。 然而,按照我国现有酱油“国标”,这种既不是以大豆、小麦、麦麸为原料,也没有以酿造工艺生产的榨菜酱油,不能算真正的酱油,自然也不能以酱油名义销售。 去年12月6日,本报以《涪陵榨菜酱油陷入困境》为题,报道了制裁酱油面临的困境:涪陵榨菜生产年产量达50余万吨,衍生75万吨腌渍液,,可生产榨菜酱 油30余万吨,销售收入将在6亿以上。然而因为缺乏“名分”,目前涪陵区榨菜腌渍液利用率不足1%。 榨菜腌渍液白白倒掉,不仅意味着一个巨大商机的流失,对库区环境保护来说,也是不小的威胁。据测算,腌渍液如果不经治理就直接排放,不仅会对库区水环境和 制裁生产区土壤造成污染,还相当于每年浪费价值4500多万元的食盐;如果将腌渍液治理后再排放,包括治理设施在内的各项花费则将高达1亿元左右。 这一消费经本报反馈到市质监局后,引起了该局的高度关注。市质监局立即调派人手,听取企业意见并搜集相关资料,准备上京向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陈倩,以期为榨 菜酱油另立“国标”。 观 念 “解决榨菜酱油标准问题,既是涪陵榨菜这个国家名牌产品做大做强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三峡库区富有鲜明特色的榨菜产业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节约型社 会、环保型经济的需要,还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推动国家标准化建设的需要。”张宗清表示。 为什么这么说? 在张宗清眼里,涪陵榨菜酱油的名分问题,不仅涉及这种传统产品的未来,更关系到整个库区榨菜产业链、产业带的兴旺。 据了解,涪陵区现有榨菜加工企业102家,有179个企业产业品牌,年产榨菜半成品40余万吨和成品30余万吨,全区有半成品原料加工厂2万家,从业人员 在7万人以上。青菜头种植面积50万亩,涉及40个乡镇街道的16万农户、60万人口。
经过紧锣密鼓地筹备,2007年供应物资招标会在涪陵宏声度假村拉开帷幕。12月17日下午至凌晨一点,参加此次招标会的55家供应商不辞辛劳地陆续从全国各地赶来,微露疲惫的脸上带着自信而又喜悦的笑容。 18日上午八点三十分,竞标会在度假村二楼会议厅如期举行。我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斌全、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向瑞玺、副总经理赵平、毛翔、党委副书记、纪委 书记童敏莅临会场。此次竞标会分别对辅料、彩印物资、纸箱、榨菜包装袋四大类物资进行招标,采用大屏幕投影方式,设立竞标席位,每家投标单位限定2人参 加,并佩带投标资格证方能允许进入竞标会场。 竞标会上,周总向供应商介绍了我司2006年度生产经营情况及2007年发展目标,期望供需双方共同为榨菜集团公司的壮大而努力,并特别强调从2007年起对凡行贿我司业务、质检、技术等相关人员的供应商实行“禁入制”,要求加强供应物资的质量控制。 接下来,由毛总主持2007年大宗物资的竞标,在会前宣布了竞标规则及本次竞标会议的投标顺序。竞标规则为:竞标价在公司标底价正3%、负10%范围内为有效标,有效标与公司标底价的算术平均值为2007年该类物资的中标价。 在竞标现场,会议大厅正前方主席台上垂挂着大幅白色投影屏,在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辅料、彩印物资、纸箱、榨菜包装袋四大类物资的投标统计表。开标时,首 先宣布开标物资名单,待该类物资供应商进入竞标席后,由两名供应商监督开标,先公布公司标底价格,再由招标工作人员依次对每种物资进行唱票、数据输入,在 该种物资唱票完毕后即可马上从大屏幕上的电子表格显示出投标入围单位。与2006年相比,虽然参会供应商比去年多,但是由于事先的准备工作充分,并采用了 先进的电子统计方式,使此次竞标会进行得有条不紊、方便快捷。 截止中午十一点三十分,2007年物资招标会圆满结束。 同日下午二点三十分, 2006年供应商座谈会在二楼会议厅召开。 会前,我司品质部经理秦晓萍、彩印厂质检科科长宋艳萍向供应商通报2006年全年供货质量情况,与供应商进行了质量交流,同时建议供应商在2007年作好 相关质量认证。 其后,由供应部何家林主持,公司领导毛总、赵总分别答供应商提问,现场气氛非常融洽,供应商们积极发言。从供应商们略带激动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乌江榨菜 集团的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动力与希望。有的供应商谈到,其单位是全国最大的一家彩印公司,虽然2002年就已经进入重庆市场,但在涪陵榨菜集团的大门外徘徊 了5年,今年终于通过投标方式如愿地成为了榨菜公司的供应商之一。另一供应商说,他已经和我们公司合作了整整十年,从最初30kg左右的试用到现在的大批 量使用,可以说明我们公司在技术革新上的大胆和开放,眼见榨菜集团的发展为涪陵经济的提升作出了贡献,由衷地感到欣慰,并激动地说乌江榨菜集团有希望也有 实力发展成为全球品牌! 这是供应商们的期望,也是我们乌江人的愿望!我们有自信为酱腌菜行业的发展作出更好的成绩,让乌江榨菜走向全球,成为世界的名牌!
(总经办 丁琳)11月18日,集团董事长周斌全亲自率队参加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段广告招标,并且成功竞拍下价值数千万的两个单元黄金段位!相信品牌的力量—— 2007年公司选择CCTV1强势传播平台,加大品牌建设与营销传播的投入,势必会将“乌江”品牌打造得更加辉煌! 近年来,集团公司在周总等一班领导的带领下,俨然已成为行业中的领军者,“乌江”品牌通过几年的打造也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但目前中国 腌酱菜市场依然表现为混乱、品牌分散,我们必须要建立一种“榨菜=乌江”的高关联性,高提及度,高识别度!达到让其它品牌榨菜只能望其项背的高度!基于 此,通过专家论证、内部研讨,公司高层做出了大胆决策:选择CCTV最强势资源——一套新闻联播后到天气预报前的黄金招标段投放广告。让乌江榨菜站在央视 最高端位置,在消费者内心形成最具震撼力的声音;给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值得信赖的认同感;同时给后来者一种难以逾越的高度,造成品牌屏障,巩固乌江在 行业中的领导位置。 于是,2006年11月18日下午18:00在央视梅地亚中心上演了令乌江人无比激动的一幕:“163号中标!”拍卖师一锤定音,热烈的掌声中周总高高举起“163”的号牌,面对强手如林的中外品牌,乌江榨菜成功挤身了央视黄金时间段! 在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后的记者会上,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主任夏洪波特别指出:今年有很多新兴行业参与竞标,特别是一些细分行业表现突出,例如“乌江榨 菜”…… 招标会后,央视广告部还特别安排周总接受了经济频道“全球咨询榜”栏目的专访,并在19日的节目中予以了播出,同时点评到:“小榨菜要做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