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调味品协会酱腌菜 专业委员会年会 2025年中国调味品协会酱腌菜专业委员会,在成都非遗博览园召开。 重庆市...
6月6日,在第十七届金砖峰会即将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之际,"巴西记者重庆行"代表团走进"中国榨菜之乡"涪陵,在榨菜集团开...
人勤春来早,这段时间,在“世界榨菜之乡”涪陵区,随着青菜头的全面收砍,榨菜企业也迎来一年当中最繁忙的时节。 菜农在青菜头收购处排起“长龙”。冉冉 摄 春节过后,在涪陵榨菜集团的各大榨菜厂门前都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一辆辆三轮车、货车拉着满满当当的青菜头,排着长长的队伍依次到榨菜厂的菜池里“卸货”。很快,提前准备好的菜池全部“满仓”,榨菜厂搭起了临时的菜池来保障菜农们的青菜头应收尽收。 青菜头在临时菜池卸货。冉冉 摄 涪陵榨菜集团华安榨菜厂原料主管技师何春东介绍说:“我们今年从2月4号就开始收购青菜头了,一般是从早上7点钟收到晚上10点,多的时候到晚上12点,尽量把青菜头都收购完,解决菜农卖菜难问题,一天的收购量在1500吨左右,多的时候达到2000吨。” 这边忙着收购青菜头,那边的生产线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在全自动生产线上,青菜头很快完成消毒、分割、拌料、装袋等工序,很快一袋袋榨菜“新鲜出炉”。为了抢抓生产,目前厂里还增派了人手,配合全自动生产线完成榨菜分装工作,全力以赴恢复生产。 榨菜厂生产车间一片忙碌。冉冉 摄 涪陵榨菜集团华安榨菜厂厂长雷小兰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我们机修人员对全场的设施设备做好了检修,2月9日生产也全面启动,日产量恢复到平时的每天50吨,复工率100%,做到青菜头采购和生产两不误。” 据了解,目前涪陵榨菜集团旗下的8家榨菜生产厂、1个数字化生产车间、15条自动化生产线已经全线复工,复产率达100%,日产量目前已经恢复到500吨。
近日,由中国基金报联合权威投关平台共同举办的首届“上市公司投关价值经纶奖”获奖榜单重磅揭晓。随着注册制、科创板、北交所在内的各项改革相继推出,资本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经纶奖以公司基本面、价值管理活动量、价值管理绩效等数据为参考基础,遴选出一批在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拥有卓越表现的上市公司,树立业内风向标,促进上市公司完善投关治理。公司荣获2021年“年度最具投关价值公司”和“年度最受私募青睐上市公司”两大奖项,韦永生先生荣获2021年“年度精英董秘”奖项。 上市以来,公司始终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投关守则为投资者与公司架起高效沟通的桥梁。2021年度更是公司33亿再融资重大资本运作时点,公司精心筹备、认真策划,组织了机构调研28次、业绩说明会2次、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1次,与1361人次进行了深入沟通,创下上市以来新高,多形式、多频次传递公司价值、传播公司理念,有效地保障了再融资股票发行,实现了股票解禁平稳过渡。公司以“让人们美味快乐地吃饭!”为发展使命,致力于用长久的发展与良好的业绩回馈投资者。从“手工作坊”到“绿色智能”、从“低价竞价”到“精品战略”、从负债运营到资本市场加持,涪陵榨菜走过了数十年,以更加自信、更加坦诚的姿态走到投资者面前。 “惟天下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公司经过首轮指标评选、二轮投资者投票、三轮专家评审,荣膺首届上市公司投关价值经纶奖的三大奖项,是专家对公司规范运作及长远战略发展能力的肯定,更是投资者对公司价值以及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等工作的高度认可。公司将一如既往,秉持创新高效的企业精神,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沟通渠道,在资本市场延展鲜脆爽口的乌江味道,为消费者传递更加积极鲜明的企业价值。
1月5日,区委书记王志杰率队到涪陵榨菜集团现场调度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他强调,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科创+”“绿色+”,推进榨菜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推动涪陵榨菜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高质量发展。 区领导钟涛、傅云、庹灿参加。 区委书记王志杰现场调度中国榨菜城建设项目 中国榨菜城项目是涪陵榨菜产业转型升级示范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王志杰一行来到项目建设现场,仔细了解项目规划、建设进展和存在问题等。王志杰说,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主动适应现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形势,特别是大数据智能化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新需要,积极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推动涪陵榨菜产业转型升级。要细化目标任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早日见效。 在随后召开的现场办公会上,涪陵榨菜集团负责人表示,集团将以“科创+”“绿色+”为引领,推动涪陵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王志杰详细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对企业提出问题逐一作出回应。 区委书记王志杰等与涪陵榨菜集团负责人座谈 王志杰指出,制造业是涪陵立区之本、强区之基,要坚持不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榨菜产业是涪陵产业第一名片,涪陵榨菜百年传承、世界闻名,榨菜产业的发展历程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一个典型代表。榨菜集团要立足市委、市政府赋予涪陵的“彰显‘三个重要’的百万人口战略支点城市”定位,围绕涪陵建设“三高地三示范区”,全力打造智能制造和科创标杆企业,推进涪陵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围绕构建“1+2+8+N”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加快建设中国榨菜城,积极申创中国酱腌菜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榨菜产业科创基地,助力涪陵先进制造业高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建设。要以科技创新赋能榨菜产业发展,利用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新材料、现代种业等研发新产品,积极催生和培育新兴科创主体。要围绕人们对高品质生活和生命健康的新需求,拓展青菜头的绿色生命健康新功能,创新性开发各类大健康功能性产品,催生新消费。要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强智能装备和智能成套生产线的研发攻关,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推动榨菜行业提质升级。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两链深度融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榨菜产业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有效衔接融合。要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善于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创新的精神、改革的办法、法治的思维、专业的素养谋事干事成事,努力为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寻求更多的创新点、增长点、突破点。区级各部门要用心用情做好服务,急企业所急、办企业所需,更加“懂企业”“优服务”,叫响做亮涪陵“服到位、零距离”营商环境品牌。 区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开栏语: 重庆,这座英雄之城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热爱这座城的每个人。他们,心怀担当扬帆追梦;他们,实干奋斗燃情筑梦。在开启新时代新征程的道路上,他们以己之微光,擦亮富民的幸福底色。他们用坚实脚步,汇聚兴渝的磅礴之力。每一位“城市英雄”,都是城市发展的生动注脚,在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过程中,与城市同频共振,为发展贡献力量。从今日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2019-2020年度“富民兴渝贡献奖”系列报道,致敬“城市英雄”。 2019-2020年度“富民兴渝贡献奖”获得者周斌全。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9日6时讯(记者 伊永军)从一家负债500万元的落后企业,到市值三百亿的“榨菜第一股”,是如何做到的?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斌全任职21年来,将濒临破产的企业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酱腌菜生产企业,年产销成品榨菜泡菜近20万吨,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发展榨菜种植基地20万亩,组建榨菜专业合作社200余家,带动50万菜农年增收超4亿元。2019年至2020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2.6亿元,上缴税收6.3亿元。 12月27日晚,在2019-2020年度“富民兴渝贡献奖”颁奖典礼上,周斌全在对话当年去央视广告投标,飞机上那个压力重重的自己时,不禁有感而发:“超越当前,超越自我,才能打开局面。” 涪陵榨菜集团的自动化生产线。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接手“烂摊子” 力排众议花重金引进德国生产线 在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条条全自动脆口榨菜生产线正在运行…… 一个普通的青菜头经过腌制压榨后,经传送带挨个送进高压喷淋滚筒内进行清洗,然后经机器切分成丝状、片状等不同的形状,再经过脱盐、脱水、拌料、计量包装、灭菌、装箱等工艺,最终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榨菜。 整个流程完全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将现代科技融入到了传统工艺中去。以脱盐这道工序为例,以前脱盐需要烧开水,由人工在盆子里进行操作,现在自动化了,整个流程既快捷,又干净卫生,而且节省了人力成本。现在一条生产线一天的产量是80吨,只需要10几个人操作即可,而以前生产30吨榨菜则需要400人。 这些现代化生产线,当年险些与这家公司无缘。 2001年,37岁的周斌全调任涪陵榨菜集团总经理时,接手的可谓是个“烂摊子”,不仅生产落后,产能低,而且负债高达500万元。 周斌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手工作坊式生产,实现工业化。他决定花重金从德国引进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建立榨菜自动化生产线。但此举当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觉得引入外国设备不一定适合传统榨菜老工艺,万一失败,得不偿失。 但周斌全力排众议,通过建立现代化生产线,涪陵榨菜集团第一年就实现扭亏为盈。榨菜产能从2000年的2.4万吨上升到6.1万吨,2001年销售额1.5亿元,2002年销售额2.2亿元。 随后,在周斌全的主导下,涪陵榨菜集团发明了辅料萃取乳化技术、充氮气保鲜技术、微浆调味技术、盐水真空浓缩制酱油技术等一系列行业新技术。 周斌全在菜地里查看青菜头生长情况。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央视投广告企业上市 他让小小榨菜闯出知名度 生产和销量上来了,如何扩大涪陵榨菜的品牌影响力,走向全国呢? 当时,涪陵榨菜集团的主要产品是“乌江榨菜”,但是由于涪陵是榨菜的原产地,“乌江榨菜”远不如“涪陵榨菜”有名。 周斌全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央视打广告。 回忆起2004年去央视投标时的情景,周斌全感慨万千。他说,那时候他拿着几乎全厂所有的利润去央视投标打广告,一路上压力重重,他和同行的同事讲,这一趟,也许从此就一炮而红,兴旺发达了,也许从此就走向衰落,几千员工都要下岗。 坐在央视投标大厅里,周斌全看到身旁几乎都是全国知名的大企业,心里难免紧张。看到投标大屏上有涪陵榨菜几个字,周斌全就听见有人悄悄在说,做咸菜的都敢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标了?这句话刺激了周斌全,他暗下决心,要背水一战,要为乌江榨菜杀出一条血路,为涪陵榨菜搏出一个响亮的名字。 2005年2月7日,广告在央视播出了,一下子乌江榨菜知名度打开了。此后,涪陵榨菜集团每年销售额的涨幅达到20%以上。 2009年,“乌江榨菜”销量达到7.12万吨,位居榨菜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2010年11月23日,涪陵榨菜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5个多亿。 有了资本的支持,周斌全大力进行技改,推动公司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进一步改造现有销售渠道,调整产品结构。 周斌全在市场上了解榨菜销售情况。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带动50万农户致富 让榨菜走向智能化 周斌全接手涪陵榨菜集团21年来,不忘带领农户共同发展。涪陵榨菜集团长期以来执行“公司+基地+农户”政策,与农户结成稳定的互助合作关系,一方面,通过技术指导,资金扶持,带动榨菜种植从数量到质量的全面发展,满足了榨菜日益增长的销售需求;另一方面,集团在涪陵区20多个乡镇建原料基地20万亩,菜农人均收入超过2000元。同时还发展了萝卜基地,建立了出口原料基地,并积极探索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榨菜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协助成立了200余家股份化榨菜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全区50万农户的发家致富和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未来是品质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周斌全相信只有紧跟时代,企业才能进一步发展。他持续推动涪陵榨菜产业向智能化迈进。2019年,国内第一条榨菜智能化生产线在涪陵榨菜集团正式投产,这是国内酱腌菜行业首条智能化生产线,意味着榨菜产业向智能化时代迈进了一大步。 同时,涪陵榨菜集团规划投资50亿元的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建设施工。周斌全表示,这一项目,将在未来的3-5年内,构建起以榨菜、泡菜、酱类三大产品品类的串联式智能生产模式,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建成达产后,项目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科技创新让涪陵榨菜这一传统产业在新时代喷涌出新的生命力。 周斌全认为,专业就要做到极致。他一再强调自己“只会做榨菜,就只做榨菜”。小小的榨菜也能获得巨大成功,只要一心一意地坚持。